欢迎访问 旅游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旅游與情 >正文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选派昭平县驻村工作队第四季度帮扶纪实

时间:2024-12-24 文章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甲辰年二十四节气已走到尾声,天气渐寒,贺州市昭平县马圣村番石榴基地却是“暖意融融”,今年新种约6000株帝王番石榴果苗在冬季结下首批果实。

  “首批鲜果产量预计在500-800斤,现在已全被附近制作手工酸菜的工坊买完了。”马圣村驻村工作队员刘宇航说道。经估算,明年预计产果超过1万斤,第三年达到丰产期后,预计年产果6万斤以上,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不少于15万元。

  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对口帮扶的贺州市昭平县九个村里,像马圣村一样,在冬季持续夯实产业的并不是个例。阳朔村为鹰嘴桃种植园修建数百米产业路,解决了原有黄泥路在雨季运输车难入园的问题;北莱村不仅投资14.4万元建设大米加工厂,可为来年集体经济增收3.6万元,还积极联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邀请专家勘察登山景观步道和水岩洞,为发展旅游做好前期可行性研究;福登村完成了有机茶基地茶叶厂房的主体建设,正逐步完善加工设施。此外,“十三五”期间帮扶村的集体资产黄姚镇酒壶巷七叶草酒店正式对外运营,节假日客房供不应求。

  

  马圣村番石榴基地首批鲜果采摘

  

  北莱村邀请专家勘察水岩洞

  深入调研项目建设,精准把脉产业发展

  扶持切合各村实际的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8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欧余军率队赴昭平县开展入户调研,了解脱贫户生产生活情况,询问脱贫户在生活中的困难与诉求,要求驻村干部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帮助脱贫群众真正走出贫困,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11月,自治区纪委派驻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纪检监察组组长零海康到昭平县九个帮扶联系村详细了解各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建设进度、运营方式以及收益情况,强调要把产业落到实处,真真正正让当地群众受益。12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吴玉国赴昭平县开展第四季度帮扶联系工作,在调研古碌村产业时表示,产业项目要注重短期效益与长期建设相结合,注重农业生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产品市场服务业。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欧余军入户调研

  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零海康在文洞村调研项目建设情况

  

  吴玉国副厅长在古碌村调研产业发展

  多措开展消费帮扶,文化助力幸福提升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选派昭平县驻村工作队立足村情实际,多措并举开展帮扶。11月,厅机关服务中心到北莱村、阳朔村调研产业发展情况,并采购一批农特产品,推动地区消费帮扶。“实施消费帮扶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借助单位力量,可以有效刺激帮扶联系村的产业发展。”驻村工作队队长乔毅华说道。阳朔村在完成污水处理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同时,驻村第一书记黄恕还联系后盾单位开展“强国复兴有我 艺助乡村振兴”文艺汇演。12月,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凤立村指导开展广西民族团结示范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涵盖民俗节目展演、产品展示、技艺展示等内容,形式多样,反响热烈。

  

  驻村工作队队长乔毅华在展示非遗产品

  

  厅机关服务中心到北莱村调研产业

  

  阳朔村第一书记黄恕在文艺汇演上表演

  汇聚各方爱心力量,合力共推乡村振兴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派昭平县驻村工作队积极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教育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上。11至12月,厅关工委向白山村、马圣村、福登村小学的每个学生捐赠书包一个,物资总价值超过2.5万元。白山村联系爱心企业捐赠2.6万用于修建小学篮球场,以及捐赠价值1.1万元的生活用品和文具。古禄村第一书记陈家腾协调后盾单位向古禄村、白山村捐赠价值超过1万元的图书。

  

  厅关工委和广西民族博物馆向白山村小学捐赠学习用品

  

  自治区文旅厅关工委向福登村小学捐赠学习用品

  驻村帮扶有成效,荣誉激励勇向前

  经地方推荐和专家审核,马圣村获评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北莱村被自治区民宗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评为第五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驻村工作队队长乔毅华说道:“荣誉既是阶段性帮扶工作的总结,也是继续做好帮扶工作的开篇,下一步,我们会将沉甸甸的荣誉化为工作队奋勇前进的动力”。

  2024年已近尾声,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选派昭平县驻村工作队将根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工作要求,抓紧冲刺时间,结合各村实际,认真做好明年项目谋划,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优质产业,尽早地将产业发展成果惠及当地群众。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lt.gxzf.gov.cn/zwdt/gzdt/t1942026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会员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法制项目简介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旅游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旅游法治网 fazhi.ly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2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