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游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红色旅游 >正文

红色记忆:守望天山——独库公路乔尔玛烈士陵园行记

时间:2020-06-11 文章来源: 作者:

TIM截图20200611092237

  人们常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然而,在这里有一条路,是168位烈士用他们的身躯铺就的,是成千上万的官兵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这条路就是独山子——库车公路。

  独库公路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全长562公里,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国务院、中央军委下令修建的战备国防公路,由解放军工程兵某部用了10年时间修建而成。它的贯通,使南北疆的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在长达10年的公路建设中,有168名解放军官兵因雪崩、泥石流等原因而长眠于天山深处,上千人负伤致残。这是一条战备路、英雄路。

  为了让人们永远铭记这些牺牲的战士,为了让战士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筑路精神代代相传,1984年,为纪念修建天山独库公路而英勇献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筑路官兵,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乔尔玛建起了一座烈士纪念碑,2006年经修缮建成了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这群长眠于此的“最可爱的人”以自己的英灵永远守望着天山。每当漫山绿野山花怒放,路过的人们都会感叹——啊!多么美丽的草原,多么美丽花呵!

  这条英雄之路,又被称为“最美网红公路”,怀揣着对它的无限崇敬和向往之情,恰逢暑假期间,我们便将独库公路自驾游提上了日程。除了去感受独库公路的壮美之外,此行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奔向位于天山深处217国道旁的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乔尔玛,去近距离探寻红色记忆,缅怀先烈功绩,告慰先烈英灵。同时也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做好充分准备。

  2019年7月15日上午,按照既定计划,我和夏、叶夫妇一道带着家人翻越天山,来到了乔尔玛烈士陵园。走进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20米高的纪念碑,在蓝天白云下,陵园被高山环抱,在雪岭云杉间显得庄重肃穆。我们一行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先后参观了纪念馆,拜谒了纪念碑和烈士墓。

  相对于其他一些大型的纪念馆,乔尔玛烈士纪念馆里的展品并不多,但给每一个来此瞻仰的人都以巨大的心灵冲击和感动。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很多当年修建独库公路英雄们的英雄事迹,遇到过的艰难险阻的照片,独库公路的地图,它的历史意义,筑路战士用过的钢钎、十字镐、矿灯、施工图纸,还有战士们为了抵御严寒穿过的皮大衣等等,鲜活地再现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为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情怀,为数不多的几张烈士的照片让我们肃然起敬。

  驻足,肃立,听老人深情讲述。烈士陵园守护人陈俊贵在讲解时说道:在长达9年的公路建设中,有168名解放军战士因雪崩、泥石流等原因而长眠于乔尔玛烈士陵园。因此,这是一条英雄之路。他们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16岁。后人在独库公路上修建了乔尔玛纪念碑,这是为了缅怀那些为独库公路建设而献身的有名字的和没有名字的官兵们,这是人们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正如乔尔玛烈士陵园的碑文所写:“人是躺下的路,路是竖起来的碑。”独库公路的修建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在与世隔绝的天山深处,与险峻的山石斗,与恶劣的风雪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他们的精神使得在场的参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从烈士纪念馆出来,我们步行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正面上书有“为独库公路工程献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18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们仰望纪念碑,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英烈。绕过纪念碑正面,可以看到背面基座上清晰地镌刻着修建天山独库公路时壮烈牺牲的烈士的姓名。纪念碑周围竖起的新铁栅栏,将纪念碑及其中的绿草团团围住。不远处的烈士陵园中依山势排列成一片的碑林,这里一共安葬着168位烈士的遗骸,每座墓碑都有着非常感人的事迹。看着这一排排整齐排放的墓碑,更加让人肃然起敬。

  陵园的大门边,是后来另建的老兵驿站。让从这里经过和停留的老兵们,眼热不已。只要是当过兵的战友们,来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有种庄严之感。进入老兵驿站的内部,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原独库公路筑路部队部分退伍老兵赠送的一面锦旗,锦旗上书有:敬赠守卫天山烈士墓战友——战友情天长地久,兄弟谊情深似海。表达了对原筑路部队退伍老兵陈俊贵几十年在此守墓的敬意。

  英烈故事赋予美景厚重的人文底蕴。如今,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已是著名的红色景点。乔尔玛也是天山进入伊犁大草原的一个入口,从这里开始,风景如诗的天山腹地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正如新疆本土诗人在诗歌中写的那样:

  守墓人的白发,闪耀雪山的寒光

  三十余年的笃定,只为沉甸甸的嘱托

  蜿蜒的盘山路就是一生的路

  无论长短,都洒满了一腔热血

  就像山下,一路向前的河流

  站起来是声震峡谷的瀑布

  跌落深潭就开出浪花一片

  乔尔玛,二千三百米的海拔

  就像筑路英魂,永远不会

  削减自己的高度

  我们离开乔尔玛烈士陵园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仅被168位英雄烈士的事迹所感动,更被陈俊贵的执著精神所感动。陈俊贵胸怀大义情满天山,为班长守墓,守望的是战友情谊,守望的是天山精神,守望的是诚信天下。

  此行我们切身追寻到了震撼人心的红色记忆,精神上受到了洗礼,行程中搜集到的革命先烈事迹将会成为我们课程教学的红色素材,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我们更加生动地讲好红色故事。


本网概况会员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法制项目简介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旅游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旅游法治网 fazhi.ly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2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